教育真正的情调,是理解“只一个”,服务“这一个”| 头条
教育人离不开科学,但也应警惕走过头,一不小心被科学主义挟裹。
相信很多人都遭遇过这样的困境——
在班级或学校管理中,松紧尺度很难把握,总是一抓就死,一放就乱;有些制度制定得看似合理,严丝合缝,却很难执行,因为太多事原本于“法”无依,却于“情”有理。
这个时候,我们总是特别想知道——为何有些老师或者校长,工作中随心所欲,信手拈来,看似没有章法,却让学生和学校一片生机盎然?
其中奥妙何在?
大家都熟悉“四颗糖”的故事——陶行知看到有个男生向同学扔砖头,没有批评,反而先后奖励了他四颗糖,看似奖罚不明,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。
这种不讲原则、将错就错的“佳话”,还有很多——有个小女孩考试后涂改了卷子,找老师改分数。老师发现了真相,没有点破,边加分数边说:“哦,也许是我错了,有错就改嘛!”并加了一句话:“人就该诚实,对吗?”意味深长的话让小女孩不安了好一阵子,最后向老师坦白了错误。这个例子来自马克斯·范梅南的名著《教育的情调》。
这些故事,一再告诉我们——好的教育,不仅要讲科学,还要讲情调。
可以说,情调一词,已经被深深打上了教育现象学的烙印,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系统的方法应用。
那么,如何才能让自己更有情调呢?简单地说,就是要:理解“只一个”,服务“这一个”。
首先,理解“只一个”。
正如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,天下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名学生。教育人要时刻提醒自己,任何学生都是“只此一个”,有着特有的成长经历、心理特征、认识结构,也就是所谓的“现象场域”。不同的现象场域,就是不同的自我。
因此,面对不同孩子岀现的类似问题,不管多么相像,我们也不能期望用通用、统一的方法来回应,否则就会陷入科学主义的误区。只有带着这种认识,我们才能跨过教育情调的入门门槛。
其次,服务“这一个”。
学生们每时每刻都带着特定的喜怒哀乐、焦虑、恐惧等情绪,用自己的特有方式,经历和体会着世界。只有与他们当下心境产生共鸣,与以往经验产生共振的信息才会被接收,否则会被自动屏蔽。
杜威认为,教育就是经验的重构。在学习中,最关键的初始经验自然是在一个个独特的学习者的心里,老师只有弄懂了“这一个”,才能敏感而机智地施教。上课不专心、爱迟到、做事拖拉、不合群、早恋……这些问题背后有不同的理由,正好可以成为走进孩子内心的“机会窗口”。
只有深刻理解其经历,准确把握其心境,才能让教育的机智和智慧层岀不穷,教育的情调油然而生。
作者 | 屈腾龙,新校长杂志社常务副总编
来源 | 本文为2020年新校长11月刊《教育的情调》卷首语
责编 | 三石
▼ 点击阅读原文 ,一键订购